《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
一、粉塵類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粉塵類】
粉塵對人體的危害:
1、破壞人體正常的防御功能。2、可引起肺部疾病。長期大量吸入粉塵,使肺組織發生彌漫性、進行性纖維組織增生,引起塵肺病,導致呼吸功能嚴重受損而使勞動能力下降或喪失。矽肺是纖維化病變最嚴重、進展最快、危害最大的塵肺。3、致癌。有些粉塵具有致癌性,如石棉是世界公認的人類致癌物質,石棉塵可引起間皮細胞瘤,可使肺癌的發病率明顯增高。4、毒性作用。鉛、砷、錳等有毒粉塵,能在支氣管和肺泡壁上被溶解吸收,引起鉛、砷、錳等中毒。5、局部作用。粉塵堵塞皮脂腺是皮膚干燥,可引起痤瘡、毛囊炎、膿皮病等;粉塵對角膜的刺激及損傷可導致角膜的感覺喪失,角膜渾濁等改變;粉塵刺激呼吸道粘膜,可引起鼻咽、咽炎、喉炎。
二、職業危害化學因素分類目錄【化學因素】
化工行業職業病危害因素:
1、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如鉛、苯系物,氯、汞等生產性毒物;生產性粉塵、噪聲、高低溫、電離輻射及傳染性病原體等;2、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如勞動組織和制度不合理,勞動作息制度不合理,勞動強度過大或生產定額不當,勞動者精神(心理)性職業緊張;長時間處于不良體位或姿勢,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勞動等。3、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包括自然環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熱季節高溫輻射,寒冷季節因窗門緊閉而通風不良等;廠房建設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和無毒工段安排在一個車間,由不合理生產過程所致環境污染等。
三、職業病危害物理因素分類目錄【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職業病主要包括:
1、噪聲2、高溫3、低氣壓4、高氣壓5、高原低氧6、振動7、激光8、低溫9、微波10、紫外線11、紅外線12、工頻電磁場13、高頻電磁場14、超高頻電磁場15、以上未提及的可導致職業病的其他物理因素
四、放射性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放射性因素】
放射性職業病即由電離輻射照射機體引起的一系列疾病。職業性放射性職業病包括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亞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內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膚疾病、放射性腫瘤、放射性骨損傷、放射性甲狀腺疾病、放射性性腺疾病、放射復合傷以及根據《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診斷標準(總則)》可以診斷的其他放射性損傷。
五、生物因素職業病危害分類目錄【生物因素】
生物性有害因素對職業人群的健康損害,除引起法定職業性傳染病,如炭疽、布氏桿菌病、森林腦炎外,也是構成哮喘、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和職業性皮膚病等法定職業病的致病因素之一。
六、其他因素
1、金屬煙2、井下不良作業條件(限于井下工人)3、刮研作業(限于手工刮研作業人員)
七、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指引與管理
職業病危害檢測分類:
1、評價檢測:一般連續采樣測定3個工作日,每個工作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同一點不同時間內測定,采取樣品不得少于3個,測試結果取其均值(放射、噪聲等物理因素測試結果除外)。
2、日常檢測:日常檢測一般采樣測定1個工作日。
3、監督檢測:監督檢測根據監督和執法的要求確定采樣測定的方法和內容。
4、事故檢測:事故檢測根據現場情況確定采樣點,檢測至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低于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或最高容許濃度為止。
上一篇: 如何消殺除四害 下一篇: 污水處理廠(站)出廠水消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