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自來水廠凈化的自來水不能喝嗎,為什么還要用凈水器呢?
污水處理---自來水廠凈化的自來水不能喝嗎,為什么還要用凈水器呢
嚴格意義上說:能喝。
即便不看各種國際的國家的自來水凈化標準,我也能下這個結論,咱當年可是肉身入局親自喝過的。
我喝的不是燒開的水,就是水龍頭打開,下來的生水。
喝了也不止一次兩次,而是斷斷續續覆蓋了我整個中學生涯。
內個時候學校條件有限,操場也沒自動售貨機賣水,小賣部在學校門口,操場在學校后墻根旁邊。
我們經常放學踢球打球,帶的水喝沒了,有時候懶得去校門口買,有時候小賣部阿姨早下班了,怎么辦?
還能怎么辦,嘴包水龍頭,哐哐就是灌,個個都這樣跟飲驢似的,也沒見誰轉天跑肚拉稀上不了課。
所以,這么多年我看見網上無數專業人士振臂疾呼,說咱國家的自來水處理標準沒有任何問題!
我是絕對信的,因為我以身試法好多年。
但話說回來,多年以前我敢直飲自來水,今天我還敢嗎?
不敢了。
按道理說十幾年二十年過來了,凈化加工技術就算不前進,起碼他不會往后出溜兒吧,怎么我就不敢了呢?
道理很簡單:
工藝水平不等于最終入口的安全系數。
舉個簡單例子:
一個米其林三星大廚,非常精心的用盡渾身解數,拿臭魚爛蝦做了一份佛跳墻,再用最慢的送餐員花了三天三夜,把這份佳肴送到你嘴邊,它味道也好不到哪去。
雖說技術層面沒問題,但問題出在食材源頭,以及運輸過程中了對不對?
今天的自來水也是一樣的道理。
再來水的水源是來自江河湖海,現在這部分水源大不如前。
而自來水的輸送是通過管道進千家萬戶,現在這些管道的安全性也不比以往。
所以,哪怕今天的自來水處理工藝再精良,符合國際上內106項什么什么標準,等水到了嘴里,仍然不是當年的味兒。
如果叫我歸結原因的話,往根上捯,我覺得這是工業化進程和城鎮化進程快馬加鞭的速度,所帶來的副作用。
這里頭工業化進程,影響的是水的源頭。
也就是說這些年廠子越開越多,制造業越來越發達,里邊很多產業,什么造紙廠印刷廠之類的,都會有工業廢料產生。
甭管這些企業主是有意還是無心,反正事實情況是他們的廢料很大程度上,排進了河流,玷污了江湖。
這些廢料有些是能夠被自來水廠過濾掉的,但有些就過濾不掉,類似重金屬微塑料啥的,依靠現在的技術基本沒戲。
光是微塑料,全球150個國家進行監測,里頭83%的國家水源有問題,這已經是新型污染沒跑了。
當然頭鐵的話也不是沒辦法,按照新加坡的路子做就成。
新加坡缺水,以前一直用馬來西亞的水,后來被馬來西亞卡脖子,一怒之下自己研發一套凈水系統,他們現在能把使用過的污水,海水都過濾成自來水。
但問題是……成本也就上去了啊,咱這要是用這辦法約么著一噸水得奔20塊錢去了,這不得哭了?
所以現在的自來水不可信任,很大原因就是水源,它太臟了。
而單純的加熱燒開,能干掉自來水里頭的微生物寄生蟲啥的,但干不動重金屬微塑料,有些污染物加熱以后毒性更烈。
因此,水源污染的根本,就是全球工業化推進的速度太快了,善后的事沒想好,產能先上去了,搞得群眾都沒個干凈水喝。
再說輸送過程中的二次污染。
這部分污染就跟城鎮化關系巨大了。
我小時候內會兒,國內還處于一個城是城,村是村的狀態。
村里井水甘甜,城里自來水方便,大家各有各的取水渠道。
現在基本上大部分人口都在往城鎮里聚集,家家戶戶通電通網,也通了自來水。
自來水分發的管道布局復雜了不說,很多房齡老的樓房輸水管道已經開始老化了。
這些老化的管道早年間用的都是鍍鋅鋼管,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盡管新樓用的都是PP-R管道了,但你仍然不能確定自來水從水廠到你家的一路上,會不會有哪段走的就是老化管道。
所以,城鎮化越密集,城市里的高齡管道越多,則自來水安全系數越差,且影響的人數越多。
基于以上,當前自來水處理技術精進,伴隨著水源和運輸拉胯的現象,像極了一個好廚子面對垃圾食材和龜速送餐的無奈。
有人得說是那可以買桶裝純凈水啊?
真未必能解決問題。
姑且不論桶裝水市場魚龍混雜,你根本不知道他給你處理的水,可能還沒你家自來水干凈呢。
即便是質量過硬的純凈水,一樣有倆風險。
一個是桶裝水內個底座上的水龍頭啥的,照樣有污染風險。
二一個是桶裝水如果真是純凈的,里頭沒有礦物質,會給人體帶來礦物質流失的風險,這也是專家大拿們一直不太提倡長期喝純凈水的根本原因。
基于以上
安全的飲用水,應該是一種沒有重金屬微塑料之害,沒有寄生蟲致病菌之擾,且富含微量元素不流失的水。
這就是凈水器存在的理由了。
當然凈水器也分種類,也有質量參差,也適應不同需求的人群。
上一篇: 《職業病危害治理“十三五”規劃》解讀 下一篇: 油煙機管道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