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害的定義與發展歷程
來源:來源于百度百科 發表時間:2021/11/26 17:12:12
- “四害”由來已久,1958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除四害講衛生的指示》。提出要在10年或更短一些的時間內,完成消滅蒼蠅、蚊子、老鼠、麻雀的任務。漸漸的,麻雀被“平反”,由臭蟲代替。之后,由于社會生活的變化,臭蟲又被蟑螂取代。因此“四害”最終被定為蒼蠅、蚊子、老鼠、蟑螂。
- 消滅四害原因
- 1952年,美國在朝鮮戰爭中,在朝鮮和中國東北、華北地區使用細菌武器,撒布大量的帶病菌、病毒的老鼠、蒼蠅、蚊子等害蟲害獸,企圖毒殺中朝人民。很多耕地因此黃萎。毛澤東得知此消息后首次提出了滅“四害”的概念——“四害”即蚊子,蒼蠅,老鼠和麻雀。為了響應反對美帝的細菌戰爭,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敵人的細菌戰爭的偉大號召,全國掀起以除害來病為中心的愛國衛生運動,破舊立新,消滅“四害”,鍛煉了人民,粉碎了敵人的細菌戰爭。
- 正面影響
- 控制病媒傳染病,保護人民健康
- 全世界發現病菌、病毒、螺旋體、立克次體等病源252種,“四害”可以攜帶達到114種
- 消滅“四害”,減少發病,保護了人民的身體健康。經過數十年的除“四害”工作,大多數以“四害”為傳播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許多曾經肆虐橫行,給人民生活造成嚴重危害的傳染病如霍亂、鼠疫以及瘧疾、絲蟲病、流行性腦炎、登革熱等,有些達到消滅或基本消滅,有些則降到很低水平,相關傳染病的發病率也大幅度地下降,尤其在城市,疾病譜、死亡譜發生了改變。
- 控制病媒傳染病,保護人民健康
- 負面影響
- 在1960年4月,中國的領導人們痛苦地意識到,麻雀雖然吃糧食種子,但也吃昆蟲。包括很多害蟲。
- 由于沒有麻雀來控制昆蟲的數量,那幾年的糧食大幅度減產,這比留著麻雀吃糧食造成的損失要嚴重得多。正因為這個原因,當年的農業產值慘不忍睹。最重要的水稻產量也跌入了建國以來的新低。根據當時中科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的建議,毛澤東正式宣布全面停止對麻雀的捕殺,將麻雀從四害名單中移除,重新加入了臭蟲。
- 在1960年4月,中國的領導人們痛苦地意識到,麻雀雖然吃糧食種子,但也吃昆蟲。包括很多害蟲。
上一篇: 第三方檢測定義與市場分析 下一篇: 如何除掉家中的蟑螂?